
2025年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开幕,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发表致辞。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央机关、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院士及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代表,天津市有关部门、滨海新区和天津警备区负责同志等参加相关活动。
本届直博会集中展示全球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展区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特别新增5000平方米低空经济展馆,首次展出多款低空飞行器。
海特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装备研制与技术服务的上市公司,凭借全链条服务能力在细分领域已建立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此次集团携旗下公司多项先进产品和新技术亮相航展,重点展示航空研发制造与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产品。

巡馆现场
航空研发制造
01
在航空机载系统方面,展出包括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驾驶员供氧系统、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直升机用脉冲式驾驶员供氧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呼吸频率、深度等特性,在吸气时自适应按需供氧,提高氧气利用率,增强供氧续航能力,以及显著提升飞行员用氧体感。
民用航空的旅客供氧装置,则能保障高原民用机型的供氧需求。(常规平原型飞机供氧时间短,无法满足我国高原供氧续航需求)。
同时针对高原用氧保障场景,按照航空标准新推出采用分子筛制氧的便携式制氧机,具备持续供氧且便携的优点。
海特是全国第一家随直升机型号自主研制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的企业。依托此产品,海特打造“救援装备+保障设备”的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一体化体系,为救援任务筑牢装备性能防线。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我国主流的直升机上。
此次展出的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为客户提供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依据发动机功率或推力、工况等参数,海特可专属开发控制规律、定制ECU硬件并深度集成软硬件,保障全场景稳定控制。海特针对通航、商用、外贸及特种航空发动机需求,量身打造高可靠适配的控制方案,助力装备安全高效低成本运行。
在航空维修领域,海特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运输飞机、公务机、航空部附件维修及飞行员培训CAAC、EASA、FAA等国际权威许可的民营企业。截至目前,已独立完成A320系列、B737NG系列等客机定检及改装逾546架次,业务覆盖全球航线维修、定期检修、加改装等全流程服务。同时,海特还具备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研制能力。
低空经济
02
在低空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海特推出面向未来空中出行(FAM/eVTOL)的仿真与培训系统,展出eVTOL MR展示舱等创新产品。集团还积极布局航空培训、航空金融等配套服务,构建低空飞行器研发、仿真、培训与运营支持的全链条能力,助力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共建共享。
目前,海特飞行培训业务占据亚太地区第三方市场的核心地位,在昆明、天津、新加坡等五地建有飞行培训基地;旗下安胜公司作为国内首家能为波音、空客主流机型设计并认证D级全动模拟机的制造商,已形成覆盖空客、波音、商飞三大系列的产品布局。

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与海特高新、
瑞和信业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天津海特与中国民航大学签署
航空航天制造与服务行业
产教融合共同体合作协议






四川亚美动力与中国航材集团通航
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安胜(天津)飞行模拟系统有限公司
与合肥览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低空经济市场潜力
随着低空经济兴起,以及海特在多个领域前瞻布局,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7.05亿元,同比增长14.08%;净利润6370.41万元,同比激增35.31%。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14.05%;归母净利润4488.37万元,同比激增110.34%,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随着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预计航空维修市场空间将达数十亿规模,海特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海特直博会参展团队